推動“雙減”落到實處體現實效 金山區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會
“雙減”落地的效果如何?如何進一步深化“雙減”工作?……3月2日,金山區政協召開本年度首次專題議政會,聽取區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推進情況通報,與會委員們圍繞“雙減”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隨著課后服務常態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師的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工作壓力持續增加。”區政協常委、區政協教科衛體委主任顧育紅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要多措并舉,解決課后服務人才短缺問題,如適當增加教師編制,特招藝美技能教師等。
區政協常委、團區委副書記吳瑤認為,在解決社會“共性”需求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培養,推進課后服務迭代升級、課后服務網絡賦能,“比如,可以打造區域公益性課業輔導網上平臺,邀請區內名師,針對知識點研磨精品作業清單”。
“落實‘雙減’政策,學校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探索開展差異化教學,讓教師獲得專業成長,讓學生獲得身心成長。”“要加強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學校要提高課堂質量,家長要轉變觀念,要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推進‘雙減’工作。”“要提高教學質量,選送優秀教師跟名師學習。”區政協副主席張斌、李士權、胡軍分別提出建議。
“建議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多一些,讓教師安心;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活一些,讓學生定心;對家長的人文引導準一些,讓家長放心。”區政協委員,金山區第一實驗小學教師張豐說。
區政協常委,區融媒體中心副主任侯曉鋼關注的是培訓市場規范管理。“要切實嚴防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違規開班。”
區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何岱昆希望更好保障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
熱烈討論使會議一再“拖堂”。參會的副區長曹婕表示,下一步,要強陣地、增資源、優保障、保穩定、重宣傳,持續推進“雙減”工作,營造積極良好的教育生態,切實增強全區群眾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區積極推進落實文件精神,在校內減負提質、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區政協主席劉豫峰說,要加強宣傳,增進家庭、學校、社會的理解和共識,為落實“雙減”政策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加強統籌,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要加強保障,提升學校供給水平,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推動“雙減”政策落到實處、體現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