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協商于民” 深化品牌建設 浦東、黃浦、虹口等區政協深入謀劃積極促進政協協商有效服務基層治理
浦東新區:打造超大型城市養老“浦東樣本”
3月7日下午,浦東新區政協委員花木協商活動站圍繞“數智+嵌入,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開展協商活動。20位市、區政協委員先后參觀了花木街道由由與培花社區兩個嵌入式養老服務點及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并進行專題性、多視角的座談交流、深入互動和建言獻策。
花木街道是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截至2021年12月,花木街道在冊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3.26萬人。街道依托“15分鐘養老服務圈”,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提升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級養老服務能力,打造養老服務聯動典范;深入開展嵌入式養老服務,打造家庭病床。此外,作為首個建設街道級數字孿生城市平臺的街道,花木一直致力于向科技借力,主動發現,精準查找,力爭不遺漏一位老人;線上線下一體運營,推進智慧化助餐服務;加強平臺聯動,跨越數字鴻溝,更好地服務老人。
實地參觀并聽取街道相關情況介紹后,委員們與相關部門人員、街道工作人員、居民代表等舉行座談會。座談互動由花木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委員花木工作站召集人趙旭主持;窘值傈h工委書記華英姿運用多媒體方式向與會政協委員作專題報告,詳細介紹了街道養老服務事業建設與發展情況。社區居民代表朱婉星等與政協委員進行了互動發言。委員們表示,此次參觀、調研很受啟發,希望有機會能更詳細了解花木養老服務的體量基數與資金籌集渠道,以作參考。
新區政協主席姬兆亮表示,要用好協商工作站功能資源,力求資源利用最大化,切實將“協商于民”機制轉化為“協商為民”的成果;要聚焦民生關切,推進養老服務資源深度融合,打造超大型城市養老“浦東樣本”。聚焦“老小舊遠”民生問題,打通難點堵點,助力基層治理;要深耕地方特色,打造活動亮點。立足發展定位和特點,積極拓展思路,銜接整合好委員的資源,形成“一站一品”理念與特色。
黃浦區:擦亮工作品牌打造治理標桿
為進一步加強“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建設,深化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擦亮“零距離協商”工作品牌,3月10日,黃浦區政協組織召開推進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例會。
會議對區政協制定的《關于規范和完善“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作了解讀,就今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瑞金二路街道、豫園街道“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主任,區民政局、區地區辦主要負責人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區政協主席陳志奇表示,召開本屆區政協關于推進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第一次工作例會,旨在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準確把握推進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目標任務,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動這項工作走深走實。
會議強調,要突出重點,進一步做強平臺載體,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效果導向,切實增強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實效。要豐富內涵、拓展外延,在強化讀書學習、促進凝聚共識上下功夫,在服務界別群眾、推動“界別協商在一線”上下功夫,在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擴大“零距離協商”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進一步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為打造城區治理標桿和現代化治理全國領先區貢獻智慧和力量。
虹口區:展現水平擔當助力虹口發展
3月9日,虹口區政協召開街道活動組組長會議。各街道活動組組長、副組長和區政協街道活動組機關、街道聯絡員以線上方式參會。
區政協主席石寶珍傳達近期中央、市、區相關會議精神,并結合“協商于民”相關工作要求對新一屆區政協街道活動組工作更好賦能虹口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提出要求:高度重視。切實把街道活動組作為發揮政協優勢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不斷增進共識、配強力量、落實舉措;有效融合。切實把街道活動組作為百姓訴求反映平臺和委員資源集聚地,不斷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協商于民落實落地;形成特色。切實發揮社情民意觀察站、組、員機制作用,不斷豐富活動形式、擦亮“虹石榴協商議事廳”品牌,提高工作的“顯示度”和“滿意度”;突出成效。切實發揮好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推進“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各項工作,助推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社區治理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做好示范。站在新的舞臺,面對新的形勢,委員要亮出專業水平、體現擔當作為。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委員要發揮示范作用,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區政協地區指導委員會主任蔣紅心介紹街道活動組相關工作并通報區政協2022年地區指導委員會工作重點。